广东茂名一线调研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可低至2%,银行如何敢贷、会贷并谋得竞争优势?


每经记者|赵景致    每经编辑|陈旭    


茂名,这座粤西南沿海城市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邻近之处,山海相连、资源丰富,荔枝、龙眼、沉香、化橘红、三华李“五棵树”和罗非鱼“一条鱼”等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。此外,这里还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,有“南方油城”之美称。

这种以农业、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,决定了茂名的发展特色与方向。近年来,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下,茂名在传统工业基础上,培育壮大绿色化工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各类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成长壮大,协同打造绿色高质量产业生态。

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。在国家“金融赋能实体经济”战略部署指引下,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民营企业?利率下行背景下,企业融资成本如何?

带着这些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以下简称每经记者)跟随邮储银行茂名分行走进茂名,调研当地的融资环境。

破解企业周期性资金需求难题

天朗气清,绿树成荫,很难想象这里是华南地区重要石化基地和广东省的能源基地。

数据显示,茂名石化炼油能力超1800万吨/年,以石油为原材料的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/年。乙烯可以用作各类塑料制品,石油的发展带动的不仅是工业,也助力了当地渔业等各个产业发展。

“3℃到6℃的温度变化,能决定鱼苗或者虾苗的生死。”距离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分部不足20公里处,广东汇发塑业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此。公司副总经理林李萍对每经记者表示,茂名靠海,水产品是茂名蓝色的“粮仓”,但由于冬季易受冷空气侵袭导致水温骤降,特别是露天养殖的虾苗,在遭遇极端低温时容易出现冻伤、冻死现象。

为此,该公司以乙烯为原材料生产农用膜等产品,为当地乃至全国农渔业提供一张“好膜”,可用于农产品保温、保湿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很多人印象中,塑料的“B面”就是污染。为在农用膜领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,2019年,汇发塑业成功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,并自主研发了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。

汇发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农用膜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摄

“其实我们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周期性,经常在特定时期需要大量流动资金,随后才会产生稳定收益。”林李萍表示,在扩产过程中,由于抵押物不足,此前贷款有一定困难。与邮储银行合作后,随着信息互通程度加深,合作规模和深度逐渐扩大,今年6~7月,公司相继在邮储银行茂名分行支用贷款1000万元和2000万元,以提升产能产值。

据林李萍介绍,邮储银行茂名分行已经与该公司合作6年,合作范围也逐渐从贷款拓展到存款、票据承兑、公司保险、结售汇、代发工资、易企营等,目前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为2%。

风控与需求之间,银行如何敢贷、会贷?

以存贷息差为主营收入的传统金融机构,在息差下行背景下,贷款利率越低,对银行而言意味着利润更低,且抗风险能力也会减弱。

目前,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润空间已显著收窄,不同银行的贷款盈利率大致在0.1%~1%之间。邮储银行茂名市城区支行行长郑贵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在平均贷款盈利率为0.3%的条件下,一笔1000万元坏账需新增约33亿元正常贷款的利润予以覆盖。

这也与新兴产业需求现状产生一定冲突。在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——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,总经理陈志强表示,公司主要生产医疗设备,如多功能引流管系列产品等,这类产品每年研发投入约为利润的20%,对资金有着较高的需求。

“像我们做医疗产品的,研发时间非常长,通常在5~7年,最终能否被市场接受,也是一重挑战,所以我常说我们这个是高风险行业。”陈志强对每经记者表示,以前企业很少用银行贷款,2020年与邮储银行茂名分行合作后,由于融资服务好,而且是纯信用贷款,便合作了5年,有了资金支持研发开展也更有效,新增了很多专利。

如何既敢贷、愿贷,也能贷、会贷?郑贵开表示,现在与企业合作,其实要比以前单纯发放贷款联系更紧密。

“在服务客户时,我们得去和客户深度融合,减少信息差。比如开展定期大走访,挖掘产业集群的融资需求。此外,我们通过银政、银协、银保对接,全方面了解企业经营。”邮储银行茂名市电白支行行长叶大用表示,银行也需要分析企业账户流水、交易记录等,洞察企业资金流动规律和业务模式,进而把握企业需求。

“现在利率越来越透明化,各家银行拼的就是服务质量、服务态度,有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去为企业着想,我们现在就是通过频繁走访企业,了解需求以提升服务质量。”叶大用对记者表示。

封面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赵景致摄



Source link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